資訊更新日期: 90('01)/06/29(5th ed.)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
Cetasikasangahavibhaga)節一:序文
Ekuppada-nirodha ca ekalambana-vatthuka
Cetoyutta dvipabbasa dhamma cetasika mata.
與心同生亦同滅,所緣依處皆相同,
心相應法五十二,其等稱為心所法。
節一之助讀說明
心相應法
(cetoyutta dhamma):《阿毗達摩概要》的第二章專只講解第二種究竟法,即:心所(cetasika)。諸心所是與心同時發生的名法,它們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心所不能不與心同時生起,心也不能脫離心所而單獨生起。雖然這兩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賴,但心被視為是最主要的,因為諸心所必須依靠心才能協助心識知目標,所以心是識知的主要成份。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就有如國王與大臣。雖說「皇上來了」,但國王是不會單獨來的,而時常都有隨從陪伴。同樣地,每當心生起時,它決不會單獨生起,而必定有心所陪伴。在「心所之概要」裡,阿耨樓陀尊者先把諸心所列入各自的種類(節二至九)。過後他會再從兩方面分析諸心所。其一名為「相應理」(
sampayoganaya);這方法以心所作為出發點,再探索每一個心所能與那些心相應(節十至十七)。第二種方法名為「攝理」(sangahanaya);此法以心作為出發點,再探索每一個心能與那些心所搭配(節十八至廿九)。與心同生亦同滅:
第一首偈以一切心所共有之相鑑別它們:這四相闡明了心與心所之間的關係。如果只提及「同生」,該定義即會(錯誤地)把與心同時生起的心生和業生色法列為心所。然而,這些色法並不是全部都與同生的心同滅,而多數維持十七個心識剎那之後才滅。所以,為了把它們除外,故舉出「同滅」之相。
再者,有兩種色法──身表和語表──與心同生同滅。然而這兩種色法並不能緣取任何目標;這點區別了色法與名法(心與心所)。一切名法都緣取一個目標,而且俱生的心與心所必定緣取同一目標,但色法則完全不能緣取任何目標。這即是為何提及第三相:緣取同一目標。
最後,在有色蘊的欲界和色界裡,心與心所擁有同一個依處色,即五根之一或心所依處。這是心所的第四相。
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
abbasamanacetasika)節二:七遍一切心心所
(sabbacittasadharana)Katham? (1) Phasso, (2) vedana, (3) sabba, (4) cetana, (5) ekaggata, (6) jivitindriyam, (7) manasikaro ca ti satt’ime cetasika sabbacittasadharana nama.
如何?一、觸;二、受;三、想;四、思;五、一境性;六、名法命根;以及七、作意:這七心所名為遍一切心心所。
節二之助讀說明
五十二心所:
《阿毗達摩論》所分析的五十二心所可分為四大類(見表2-1):
表
2-1:五十二心所
十三通一切心所 |
七遍一切心 |
(1) 觸 |
二十五美心所 |
十九通一切美心 |
(28) 信 |
|
(2) 受 |
(29) 念 |
|||||
(3) 想 |
(30) 慚 |
|||||
(4) 思 |
(31) 愧 |
|||||
(5) 一境性 |
(32) 無貪 |
|||||
(6) 名命根 |
(33) 無瞋 |
|||||
(7) 作意 |
(34) 中捨性 |
|||||
六雜 |
(8) 尋 |
(35) 身輕安 |
||||
(9) 伺 |
(36) 心輕安 |
|||||
(10) 勝解 |
(37) 身輕快性 |
|||||
(11) 精進 |
(38) 心輕快性 |
|||||
(12) 喜 |
(39) 身柔軟性 |
|||||
(13) 欲 |
(40) 心柔軟性 |
|||||
十四不善心所 |
四 通一切 不善心 |
(14) 痴 |
(41) 身適業性 |
|||
(15) 無慚 |
(42) 心適業性 |
|||||
(16) 無愧 |
(43) 身練達性 |
|||||
(17) 掉舉 |
(44) 心練達性 |
|||||
三貪因 |
(18) 貪 |
(45) 身正直性 |
||||
(19) 邪見 |
(46) 心正直性 |
|||||
(20) 慢 |
三離 |
(47) 正語 |
||||
四瞋因 |
(21) 瞋 |
(48) 正業 |
||||
(22) 嫉 |
(49) 正命 |
|||||
(23) 慳 |
二無量 |
(50) 悲憫 |
||||
(24) 惡作 |
(51) 隨喜 |
|||||
二有行 |
(25) 昏沉 |
一無痴 |
(52) 慧根 |
|||
(26) 睡眠 |
||||||
一痴因 |
(27) 疑 |
通一切心所
(abbasamanacetasika):首兩組心所──七遍一切心心所和六雜心所──總稱為「通一切」。直譯其名為「與其他共有」。對於美心來說,不美心是「其他」(abba);對於不美心來說,則美心是「其他」。首兩組的十三心所是美心與不美心兩者「共有」(samana),而它們的品德則視其他與之共存於一心的心所而定,尤其是與之相應的「根」或「因」(hetu)。在善心裡它們即是善;在不善心裡它們即是不善;而在無記心裡它們也即是無記。基於這一點它們稱為「與其他共有」,在品德上則會變更。遍一切心
(sabbacittasadharana):七遍一切心心所是「一切心」(sabbacitta)「皆有」(sadharana)。這些心所執行識知過程中最基本且重要的作用,缺少了它們心就根本不可能識知目標。一、觸
(phassa):巴利文phassa(觸)源自動詞phussati,意為「去碰」,但不應把觸理解為只是色法在撞擊身根。事實上它是一個心所,通過它心得以「接觸」目標,而啟動了整個心路過程。對於諸巴利註疏所採用的四種鑑別法,觸的特相是「接觸」;作用是撞擊,即導致目標與識撞擊;現起是識、依處與目標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現於諸門之境。二、受
(vedana):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巴利文vedana並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許多不同心所的複雜現象),而是純粹對某種體驗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樂、苦、或捨。受的特相是「被感受」;作用是「體驗」或享用可喜所緣的可喜之處;現起是令相應名法愉悅;近因是輕安。其他心所只是間接地體驗目標(所緣),但受則直接與完全地體驗它。三、想
(sabba):想的特相是體會目標的品質;作用是對它作個印記,以便再次體會相同的目標時能夠知道「這是一樣的」,或者其作用是認出以前已體會過的目標;現起是通過以前已領會過的表徵分析目標(abhi-nivesa);近因是所出現的目標。它的程序可比喻為木匠通過自己在各種木材上所作的記號,而認出它們的種類。四、思
(cetana):巴利文cetana與citta(心)是源自同一詞根;它是實現識知過程的目的之心所,由此它稱為「思」。諸註疏對思的解釋是:它組織各相應法以對目標採取行動。其特相是意願的狀況;作用是累積(業);現起是指導互相配合;近因是相應法。它就有如一位大弟子,不單只自己背誦功課,也確保其他弟子都有背誦功課;所以當思開始對目標作業時,它也指揮其他相應法執行各自的任務。思是造業的最主要因素,因為所採取的行動之善惡即決定於思。五、一境性
(ekaggata):這是心與目標結合為一境。雖然它在禪那裡作為禪支時才變得顯著,諸阿毗達摩論師認為在一切心裡,即使是最基本的心,它也有令心專一的能力,執行把心專注於目標的作用。其相是不散亂;作用是統一相應法;現起是平靜;近因是樂。六、名法命根
(jivita):命根有兩種,其一是維持相應名法之命的名命根,另一者是維持色法之命的命根色。只有名命根才是心所。其特相是維持相應名法;作用是令它們發生(於生、住、滅);現起是維持它們存在;近因是應受維持的名法。七、作意
(manasikara):此巴利文的直譯意義是「心的造作」。作意是令心轉向目標的心所;通過它目標得以呈現於心。其特相是「指引」(sarana)相應法朝向目標;作用是把相應法與目標連接起來;現起是面對目標;近因是目標。作意有如船的舵,控制船的方向以朝向目的地;或有如馬車夫,指揮已馴服的馬(相應法)朝向它們的目的地(目標)。應分別作意與尋兩者:前者把相應法轉向目標,後者則把它們投入目標。作意是一切心不可或缺的識知因素;尋則是並非不可缺少的特有心所。節三:六雜心所
(pakinnaka cetasika)(1) Vitakko, (2) vicaro, (3) adhimokkho, (4) viriyam, (5) piti, (6) chando ca ti cha ime cetasika pakinnaka nama. Evam ete terasa cetasika abbasamana ti veditabba.
一、尋;二、伺;三、勝解;四、精進;五、喜;六、欲;這六種名為雜心所。如是當知這十三心所為「通一切」。
節三之助讀說明
雜
(pakinnaka):這組六個心所與遍一切心心所一樣,在品德上是可以變更的,即其品德決定於與之相應的其他心所。它們與遍一切心心所的差異是:它們只出現於某些種類的心,不是一切心。一、尋
(vitakka):在討論禪那時已介紹過尋,即五禪支的第一個。尋把心投向目標。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導向目標;作用是全面地撞擊目標;現起是把心導向目標。雖然註釋裡沒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標即是它的近因。一般的尋只是把心投向目標。然而,通過培育定,尋則能變成禪支。其時它名為「安止」(appana),即把心安止於目標。尋亦稱為「思惟」(sankappa),且分為「邪思惟」(micchasankappa)與「正思惟」(sammasankappa)兩種。後者是八聖道的第二道分。
二、伺
(vicara):伺也是禪支之一,其特相是重複地省察目標;作用是重複地把相應名法置於目標;現起是把它們鉤住目標;近因是目標。三、勝解
(adhimokkha):直譯巴利文adhimokkha則是「把心放開,讓它進入目標」;由此譯為勝解或決意。其特相是確定(目標);作用是不猶豫;現起是確定或決定;近因是須要抉擇之事。基於它對目標不可動搖的決心,它被形容為石柱。四、精進
(viriya):其特相是支持、奮鬥、或激起力量;作用是支持或穩固相應名法;現起是不放棄;近因是悚懼或逼迫感(samvega)或精進事,即任何能夠激起精進之事。有如在一間老舊的屋子加上幾支新柱子,以防止它倒塌,或有如作為後援的生力軍令國王的軍隊擊敗敵方,精進亦能支持所有的相應法,不令它們退減。五、喜
(piti):在解釋禪那時已有提過,其特相是「令歡喜」(sampiyayana);作用是令身與心清新,或遍佈(勝心生色至)全身;現起是(身心)喜悅;近因是名色(譯按:或目標;或目標 + 依處 + 觸)。六、欲
(chanda):在此欲是指欲行動(kattu-kamata),即要實行某件事或要獲取某些成就。應分別此「欲」(chanda)與屬於不善的貪(lobha)或貪欲(raga)。後兩者肯定是不善;但前者則不定,當它與善心所配合時,即能作為追求良善目的的善欲。其特相是欲行動;作用是尋找目標;現起是需要目標;近因是所希求的目標。它可比喻為把心之手伸向目標。節四:十四不善心所
(akusalacetasika)(1) Moho, (2) ahirikam, (3) anottappam, (4) uddhaccam, (5) lobho, (6) ditthi, (7) mano, (8) doso, (9) issa, (10) macchariyam, (11) kukkuccam, (12) thinam, (13) middham, (14) vicikiccha ca ti cuddas’ime cetasika akusala nama.
一、痴;二、無慚;三、無愧;四、掉舉;五、貪;六、邪見;七、慢;八、瞋;九、嫉;十、慳;十一、惡作;十二、昏沉;十三、睡眠;以及十四、疑:這十四種名為不善心所。
節四之助讀說明
一、痴
(moha):痴是無明(avijja)的同義詞。其特相是心盲目或無智(abb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應知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二、三、無慚
(ahirika)與無愧(anottappa):無慚的特相是不厭惡身語惡行(或無恥於惡行);無愧的特相是不害怕惡行。它們各自的作用是無恥地為惡和無懼地為惡;現起是不退避於造惡;各自的近因是不尊重自己和不尊重他人。四、掉舉
(uddhacca):掉舉(散亂)的特相是不平靜,如被風吹起漣漪的水;作用是令心不穩定,如風吹動旗幡;現起是混亂;近因是對散亂之心起不如理作意。五、貪
(lobha):貪是第一個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執著與執取。其特相是執著目標;作用是黏著目標,如肉黏著熱鍋;現起是不能捨棄;近因是認為導致束縛之法有樂味。六、邪見
(ditthi):此見是指錯見。其特相是不明智(錯誤)地分析事物;作用是錯誤地認為(行法是常、樂、我、淨);現起是錯誤的理解或相信;近因是不願見聖者(ariya),等等。七、慢
(mana):慢的特相是驕傲;作用是自稱自讚;現起是虛榮;近因是與見不相應的貪。它好比發了瘋。八、瞋
(dosa):瞋是第二個不善因,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惡念、生氣、煩躁、惱怒、怨恨。其特相是兇惡殘暴;作用是怒燒自己的依處,即它所依靠而生起的名色法;現起是毀壞(身心或自己與他人的福祉);近因是(九或十種)瞋怒事(aghatavatthu)。九、嫉妒(
issa):其特相是嫉羡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喜他人的成就;現起是厭惡(不能忍受看到)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十、慳(
macchariya):其特相是隱秘自己已得或當得的利益;作用是不能忍受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利益;現起是躲避(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得)和吝嗇;近因是自己的成就。十一、惡作(追悔,
kukkucca):惡作是追悔已造之惡(或當行而未行之善)。其特相是事後追悔;作用是追悔已造(的惡),以及沒有實行(的善);現起是憶起時感到後悔;近因是已造的惡及未行的善。十二、昏沉(
thina):昏沉是心的軟弱或沉重。其特相是缺乏精進;作用是去除精進;現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無聊或怠惰。十三、睡眠(
middha):睡眠是心所沉滯的狀態。其特相是不適業;作用是閉塞(識門);現起是昏昏欲睡;近因與昏沉的一樣。昏沉與睡眠必定同時發生,且與精進對立。昏沉有如心的病;睡眠則有如心所的病。這一對是五蓋之一,由尋心所對治。
十四、疑(
vicikiccha):在此疑是指宗教上的疑;在佛教的角度來看即是不能相信佛、法、僧三學(以及對過去世、對未來世、對過去世與未來世、對緣起有疑心)。其特相是懷疑;作用是起動搖;現起是猶豫不決及有多種立場;近因是不如理作意。廿五美心所
(
sobhanacetasika)節五: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
(sobhanasadharana)(1) Saddha, (2) sati, (3) hiri, (4) ottappam, (5) alobho, (6) adoso, (7) tatramajjhattata, (8) kayapassaddhi, (9) cittapassaddhi, (10) kayalahuta, (11) cittalahuta, (12) kayamuduta, (13) citta-muduta, (14) kayakammabbata, (15) cittakammabbata, (16) kaya-pagubbata, (17) cittapagubbata, (18) kayujjukata, (19) cittujjukata ca ti ekunavisat’ime cetasika sobhanasadharana nama.
一、信;二、念;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中捨性;八、身輕安;九、心輕安;十、身輕快性;十一、心輕快性;十二、身柔軟性;十三、心柔軟性;十四、身適業性;十五、心適業性;十六、身練達性;十七、心練達性;十八、身正直性;以及十九、心正直性:這十九種名為遍一切美心心所。
節五之助讀說明
遍一切美心心所
(sobhanasadharana):諸美心所可再分為四組。第一組是十九個遍一切美心心所,是一定出現於一切美心的心所。隨後的三組美心所則是可變動的附隨心所,並不一定須要出現於一切美心。一、信
(saddha):第一個美心所是信,其特相是(對當信之事saddheyya vatthu)有信心。作用是澄清,有如清水寶石能夠使到混濁的水變得清澈;或啟發,如出發越渡洪流。現起是不迷濛,即去除心之不淨,或決意而不猶豫。近因是當信之事,或聽聞正法等等(須陀洹的素質)。二、念
(sati):巴利文sati的詞根意為「憶念」,然而作為心所,它是心於當下能夠清楚覺知(其目標),而不是純粹只是回憶過去。其特相是對目標念念分明而不流失;作用是不迷惑或不忘失;現起是守護或心面對目標的狀態;近因是強而有力的想(thirasabba)或四念處(見第七章、節廿四)。三、四、慚
(hiri)與愧(ottappa):慚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厭惡,愧的特相是對惡行感到害怕;兩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惡;現起是退避諸惡;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佛陀稱此二法為世間的守護者,因為它們制止世間陷入廣泛的不道德。五、無貪
(alobha):其特相是心不貪求目標(所緣)或心不執著目標,如水珠不黏住荷葉;作用是不執著;現起是無著;(近因是目標,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應明白無貪並不只是指沒有貪念,而是也包括正面的品德,如:佈拖與捨離。六、無瞋
(adosa):其特相是不粗野或不對抗;作用是去除怨恨或去除怒火;現起是可喜可愛;(近因是目標,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無瞋也包括慈愛、溫和、和藹、友善等良好品德。當無瞋顯現為慈愛或慈梵住(
metta)時,其特相是促進有情的幸福;作用是願他們幸福;現起是去除瞋恨;近因是視有情為可喜可取。應分辨此慈愛和它的近敵,即:自私的愛。七、中捨性
(tatramajjhattata):直譯此心所的巴利文即是「位於中間」。這是捨心的同義詞,不是捨受,而是心平衡、無著與平等的態度。其特相是平衡心與心所;作用是防止過多或不足或去除偏袒;現起是中捨地旁觀心與心所,如馬車夫中捨地旁視平穩前進之馬;(近因是相應名法,或依處 + 目標 + 觸,或如理作意。)對有情保持中捨的捨無量心是中捨性心所。它不分別偏袒地對待一切有情,平等地看待他們。不應混淆此捨與其近敵:「由於無明而生起的世俗捨(不懂得分別)」。
接下來的十二個遍一切美心心所是六對,每一對都有一個關於「名身」(
kaya),另一個則關於心(citta)。在此名身是指諸相應心所整體,而基於它們「整組」才稱為「身」。八、九、身輕安
(kayapassaddhi)與心輕安(citta-passaddhi):這兩種輕安各自的特相是平靜心所與心的不安(darath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不安;現起是心所與心的安寧冷靜;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煩躁的掉舉與惡作。十、十一、身輕快性
(kaya-lahuta)與心輕快性(citta-lahuta):這兩種輕快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與心的沉重(garubhav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沉重;現起是心所與心不沉重;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沉重的昏沉與睡眠。十二、十三、身柔軟性
(kaya-muduta)心柔軟性(citta-muduta):這兩種柔軟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與心的僵硬性(thambh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僵硬性;現起是(心所與心對目標)無對抗;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僵硬的邪見或我慢。十四、十五、身適業性
(kaya-kammabbata)與心適業性(citta-kammabbata):這兩種適業性各自的特相是去除心所與心的不適業性(akammabbabhava);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不適業性;現起是心所與心成功取某所緣為目標;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心所與心不適於作業的其餘諸蓋。十六、十七、身練達性
(kaya-pagubbata)與心練達性(citta-pagubbata):這兩種練達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與心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之疾病;現起是心所與心無殘缺;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心所與心不健全的無信等等。十八、十九、身正直性
(kayujjukata)與心正直性(cittujjukata):這兩種正直性各自的特相是心所與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與心的欺騙性;現起是心所與心不狡詐;近因是心所與心。它們對治導致心所與心不正直的虛偽、欺詐等等。節六:三離心所
(virati cetasika)(1) Sammavca, (2) sammakammanto, (3) samma-ajivo ca ti tisso viratiyo nama.
一、正語;二、正業;三、正命:這三種名為離。
節六之助讀說明
離:
這三種屬於美心所的離是刻意遠離語言、行動與事業上的惡行。對於世間心,只有當有機會造惡,而刻意克制自己不犯時,離心所才會生起。在沒有機會造惡的情況之下不造惡,那並不是遠離,而是純淨的德行(sila)。諸論師把離分別為三種:一、自然離;二、持戒離;三、正斷離。
一、自然離(
sampattavirati)是由於省思自己的社會地位、年紀、教育程度等等,而在有機會造惡時不造惡。例如在考慮了被捉到時於自己的名譽有損而不偷盜。二、持戒離(
samadanavirati)是由於持了戒而不造惡。例如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或服用麻醉品。三、正斷離(
samucchedavirati)是與出世間道心相應的離,它完全根除了造惡的傾向。本書中提到的三離心所是正語、正業、正命:
一、正語
(sammavaca):正語是刻意遠離惡語: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廢話)。二、正業
(sammakammanta):正業是刻意遠離身惡行:殺生、偷盜、邪淫。三、正命
(samma-ajiva):正命是刻意遠離邪命,如:買賣毒品、麻醉品、武器、奴隸、以及供屠宰的動物。此三離各自的特相是不犯語惡行、身惡行、邪命;作用是遠離語惡行、身惡行、邪命;現起是不造語惡行、身惡行、邪命;近因是信、慚、愧、知足等等。它們是心對惡行的厭惡。
節七:二無量
(appamabba)(1) Karuna, (2) mudita pana appamabbayo nama ti.
一、悲;二、(隨)喜:這兩種名為無量。
節七之助讀說明
無量:
有四種對諸有情的態度稱為無量,因為它們能以一切有情作為對象,所以有無量的潛能。此四無量心是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捨(upekkha)。它們又名為四梵住(brahmavihara)。雖然四無量心是對待有情的理想態度,但只有悲與(隨)喜兩者被列入無量心所當中。這是因為慈是無瞋心所的一種呈現方式,而捨則是中捨性心所的一種呈現方式。無瞋並不一定會呈現為慈,而是也能以其他方式呈現。但當慈生起於心中時,它一定是無瞋心所。平等對待眾生的捨無量心與中捨性心所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一、悲
(karuna):其特相是欲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見他人之苦;現起是不殘忍;近因是(以如理作意)見受盡苦難的有情沒有依歸。當能去除殘忍時此悲即已成功,若導致悲傷則已失敗。二、(隨)喜
(mudita):其特相是隨喜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妒嫉他人的成就;現起是去除厭惡(他人的成就);近因是見到他人的成就。當能去除厭惡時此喜即已成功,若導致同歡同樂則已失敗。節八:一無痴
(amoha)Sabbatha pi pabbindriyena saddhim pabcavisat’ime cetasika sobhana ti veditabba.
連同此慧根,當知這廿五種為美心所。
節八之助讀說明
慧根
(pabbindriya):巴利文pabba是慧,或如實知見諸法。在此稱它為根是因為對於如實知見諸法它佔了主要的地位。在《阿毗達摩論》裡,慧(pabba)、智(bana)、無痴(amoha)三者是同義詞。慧的特相是透徹地如實知見究竟法的自性相;作用是如照亮目標的油燈一般;現起是不迷惑;近因是如理作意(譯按──《清淨道論》第十四章、段七:「由於佛陀說有定者能如實知見諸法,慧的近因是定」;《殊勝義註》英、頁一六二:「慧的近因是不迷惑,有如一位很好的森林嚮導。」)節九:總結
Ettavata ca:
Teras’abbasamana ca cuddas’akusala tatha
Sobhana pabcavisa ti dvipabbasa pavuccare.
如是:
通一切十三,不善有十四,
美(心所)廿五,故說五十二。
心所相應理
(
cetasikasampayoganaya)節十:序文
Tesam cittaviyuttanam yathayogam ito param
Cittuppadesu paccekam sampayogo pavuccati.
Satta sabbattha yujjanti yathayogam pakinnaka
Cuddas’akusalesv’eva sobhanesv’eva sobhana.
以適當之法,隨後當解說,
各個心所法,與何心相應。
七遍一切心,雜宜則相應,
十四唯不善,美只與美(心)。
通一切心所
(
abbasamanacetasika)節十一:分析
Katham?
(i) Sabbacittasadharana tava satt’ime cetasika sabbesu pi ekunanavuti cittuppadesu labbhanti.
Pakinnakesu pana:
(ii) Vitakko tava dvipabcavibbana-vajjita-kamavacaracittesu c’eva ekadasasu pathamajjhanacittesu ca ti pabcapabbasa cittesu uppajjati.
(iii) Vicaro pana tesu c’eva ekadasasu dutiyajjhanacittesu ca ti chasatthi cittesu jayati.
(iv) Adhimokkho dvipabcavibbana-vicikicchasahagata-vajjita-cittesu.
(v) Viriyam pabcadvaravajjana-dvipabcavibbana-sampaticchana-santirana-vajjita-cittesu.
(vi) Piti somanass’upekkhasahagata-kayavibbana-catutthajjhana-vajjita-cittesu.
(vii) Chando ahetuka-momuha-vajjita-cittesu labbhati.
如何?
一、首先,七遍一切心心所出現於所有的八十九種心。
在雜心所當中:
二、尋生起於五十五種心,即:除了雙五識之外的所有欲界心,
(54-10 = 44);以及十一種初禪心。(44 + 11= 55)三、伺生起於六十六種心,即:上述五十五種和十一種第二禪心。
(55 + 11 = 66)四、勝解生起於除了雙五識和疑相應心之外的一切心。
(89-11 = 78)五、精進生起於除了五門轉向心、雙五識、領受心和推度心之外的一切心。
(89-16 = 73)六、喜生起於除了憂俱心、捨俱心、身識和第四禪心之外的一切心。
(121-2-55-2-11 = 51)七、欲生起於除了無因心和兩個痴根心之外的一切心。
(89-20 = 69)節十一之助讀說明
尋:
雙五識是最基本的心,只擁有七個遍一切心心所,而沒有作用較為複雜的其他心所。由於這十種心的簡單性質,所以尋不包括在內。尋也不包括在所有高過初禪的廣大心與出世間心,因為它已在禪修時被棄除。對於十一種初禪心,見第一章、節卅二及其助讀說明。伺:
在第二禪裡有伺,但不存在於更高層次的禪那。勝解:
它不包括在疑相應心裡,因為當受到疑困擾時,心無法作出任何決定。精進:
它不包括在五門轉向心、二領受心和三推度心之內,因為這些心還是相當弱與被動(見第一章、節八至十)。喜:
喜一定與悅受(somanassa)俱行,但悅俱的第四禪心則沒有喜。欲:
這是欲採取行動或達到目的之欲,而兩個痴根心則太昏暗得毫無有意的行動。節十二:總結
Te pana cittuppada yathakkamam:
Chasatthi pabcapabbasa ekadasa ca solasa
Sattati visati c’eva pakinnakavivajjita.
Pabcapabbasa chasatthi’tthasattati tisattati
Ekapabbasa c’ekunasattati sapakinnaka.
諸心種類的次序是:
六十六、五十五、十一、十六、七十及二十不與(個別第一至第六)雜心所相應。
五十五、六十六、七十八、七十三、五十一、六十九與(個別第一至第六)雜心所相應。
節十二之助讀說明
第一行總結列出不與各個雜心所相應的心的數目,第二行則是與各個雜心所相應的心的數目。應注意在把兩行的數目對加時,若有涉及出世間心禪那層次的分別,其總數即是一百二十一;若是不相關,其總數則是八十九。
不善心所
(
akusalacetasika)節十三:分析
(i) Akusalesu pana moho ahirikam, anottappam, uddhaccab ca ti cattaro’me cetasika sabbakusalasadharana nama. Sabbesu pi dvadas’akusalesu labbhanti.
(ii) Lobho atthasu lobhasahagatesv’eva labbhati.
(iii) Ditthi catusu ditthigatasampayuttesu.
(iv) Mano catusu ditthigatavippayuttesu.
(v) Doso, issa, macchariyam, kukkuccab ca dvisu patigha-sampayuttacittesu.
(vi) Thinam, middham pabcasu sasankharikacittesu.
(vii) Vicikiccha vicikicchasahagatacitte yeva labbhati ti.
一、於不善心所當中,痴、無慚、無愧、掉舉四者名為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它們出現於所有十二不善心裡。
二、貪只出現於八種與貪俱行之心。
三、邪見只出現於四種與邪見相應的心。
四、慢只出現於四種與邪見不相應的心。
五、瞋、嫉、慳及惡作只出現於兩種瞋恚相應心。
六、昏沉與睡眠只出現於五種有行心。
七、疑只出現於疑相應心。
節十三之助讀說明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這四心所出現於一切不善心裡,因為每一個不善心都涉及某種程度對惡行之危害的盲目(即:愚痴)、無慚、無愧、以及潛在的掉舉(散亂)。邪見、慢:
這兩種心所只出現於貪根心,因為它們都涉及某種程度對五蘊的執著。然而這兩者呈現相對的本質,由此它們不能共存於同一心。邪見生起於錯誤地識知,即不依真實相分析諸法;我慢則生起於自我評估,即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不如、或與別人同等。邪見肯定存在於四種與邪見相應的貪根心;慢則不一定會存在於四種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雖然它不會生起於其他心,但這些心生起時它不一定也跟著生起。瞋、嫉、慳及惡作:
這四種心所只出現於瞋恚相應心。與瞋恚同義的瞋肯定出現於此二心,其他三個心所則不定,只依據情況而生起。後三者都有厭惡之相:嫉對他人的成就感到不快;慳不願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事物;惡作則是追悔已造之惡或未造之善。昏沉與睡眠:
這兩種心所令心沉重與軟弱無力。由此它們不能生起於自動或無行心,因為那些心敏銳又活躍。所以這兩個心所只出現於有行的不善心。節十四:總結
Sabbapubbesu cattaro lobhamule tayo gata
Dosamulesu cattaro sasankhare dvayam tatha
Vicikiccha vicikicchacitte ca ti catuddasa
Dvadas’akusalesv’eva sampayujjanti pabcadha.
遍一切不善有四,三個只在貪根心,
四個現於瞋根心,兩個只在有行心,
於疑相應心有疑。十四不善心所法,
以及十二不善心,相應之法共有五。
美心所
(
sobhanacetasika)節十五:分析
(i) Sobhanesu pana sobhanasadharana tava ekunavisat’ime cetasika sabbesu pi ekunasatthi sobhana-cittesu samvijjanti.
(ii) Viratiyo pana tisso pi lokuttaracittesu sabbatha pi niyata ekato’va labbhanti. Lokiyesu pana kamavacara-kusalev’eva kadaci sandissanti visum visum.
(iii) Appamabbayo pana dvadasasu pabcamajjhana-vajjita-mahaggatacittesu c’eva kamavacarakusalesu ca sahetuka-kamavacarakiriyacittesu ca ti-atthavisati-cittesv’eva-kadaci nana hutva jayanti. Upekkhasahagatesu pan’ettha karuna mudita na santi ti keci vadanti.
(iv) Pabba pana dvadasasu banasampayutta-kamavacara-cittesu c’eva sabbesu pabcatimsa mahaggata-lokuttaracittesu ca ti sattacattalisa cittesu sampayogam gacchati ti.
一、於美心所當中,首先,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存在於所有五十九種美心。
二、三離心所必定都出現於每一種出世間心。對於世間欲界善心,它們則只偶而且個別地出現。
(8 + 8 =16)三、無量心所時而不定地生起於廿八種心,即:除了第五禪之外的十二廣大心、(八種)欲界善心、以及(八種)欲界有因唯作心。然而,有些人說悲與隨喜不存在於捨俱心。
四、慧與四十七種心相應,即:十二欲界智相應心,以及所有三十五廣大與出世間心。
節十五之助讀說明
三離心所:
在出世間道心與果心裡肯定有三離心所,它們即是八聖道分的正語、正業、正命。但對於世間心,它們則只有在刻意遠離惡行時才會出現。由於刻意遠離惡行時,其心對造惡的機會必定是清楚的,所以世間離心所只能出現於欲界善心,而不能出現於緣取禪那似相為目標的廣大心,也不能出現於沒有遠離作用的欲界果報心。它們也不會生起於阿羅漢的大唯作心,因為阿羅漢已完全根除了造惡的傾向,所以沒有遠離造惡的需要。對於諸出世間心,三離心所必定(
niyata)存在。在道心裡它們是八聖道分的其中三道分,各自執行斷除造語惡行、身惡行及邪命的傾向的作用。在果心裡,它們出現為道完成其作用之後的清淨語、業、命。由於惡語行、惡身行及邪命各有不同的範圍,所以在世間心裡三離心所是不能共存的,若其中一個存在,另兩個必定不存在。再者,離心所亦依照所遠離的惡行種類而生起:若所遇到的是殺生的機會,那麼所生起的正業只屬於遠離殺生;若所遇到的是偷盜的機會,那麼所生起的正業只屬於遠離偷盜。然而,在出世間心裡,所有三離心所必定同時出現(
ekato)。而且每一者都完全地(sabbatha)執行其任務,即:正語斷除一切造語惡行的傾向;正業斷除一切造身惡行的傾向;正命斷除一切實行邪命的傾向。無量心所:
亦能各自成為慈與捨無量心的無瞋與中捨性心所存在於一切美心,反之,悲與隨喜心所則只在相符的情況之下才會生起:悲心所在悲愍苦難的眾生時生起;隨喜心所在隨喜他人的成就時生起。在此所提到的十二廣大心是善、果報與唯作的首四禪心。這兩個無量心所(以及慈無量心所)不能生起於第五禪心,因為在禪那的層次,它們必須與悅受相應,而在第五禪裡悅受已被捨受替代了。有些導師不認同這兩個心所能存在於欲界捨俱心。但作者用了「然而,有些人說……」此形容詞,顯然他並不認同那些人的看法。
慧:
慧的性質依它在什麼心裡生起而有所不同。無論如何,除了智不相應的欲界心之外,一切的美心都有某種程度的正見。節十六:總結
Ekunavisati dhamma jayant’ekunasatthisu
Tayo solasacittesu atthavisatiyam dvayam
Pabba pakasita sattacattalisavidhesu pi
Sampayutta catudh’evam sobhanesv’eva sobhana.
一十九美法,生於五十九,
三於十六心,二於廿八種,
當知慧心所,生於四十七。
如是依四法,美只生於美。
節十七:定與不定附隨法
(niyataniyatabheda)Issa-macchera-kukkucca-virati-karunadayo
Nana kadaci mano ca thina-middham tatha saha.
Yathavuttanusarena sesa niyatayogino
Sangahab ca pavakkhami tesam dani yatharaham.
嫉、慳、惡作、離、悲等(即:隨喜)及慢只偶而且個別地生起。配成一對的昏沉與睡眠亦如此。
除了上述(十一)心所之外,其餘的心所都是定附隨法。我今當說它們的組合。
節十七之助讀說明
在五十二心所當中,有十一個被稱為「不定附隨法」(
aniyatayogi),因為它們並不一定會生起於能與它們相應的心。其餘四十一種心所則被稱為「定附隨法」(niyatayogi),因為它們肯定生起於能與它們相應的心。在隨後諸節,阿耨樓陀尊者將會依據每一心的心所組合分析一百廿一心。此分析法名為「攝理」(
sangahanaya)。心所攝理
(
cetasikasangahanaya)節十八:序文
Chattims’anuttare dhamma pabcatimsa mahaggate
Atthatimsa pi labbhanti kamavacarasobhane.
Sattavisaty’apubbamhi dvadas’ahetuke ti ca
Yathasambhavayogena pabcadha tattha sangaho.
三十六心所,於出世間心;
於廣大心中,共有三十五;
三十八心所,於欲界美心;
於不善心中,共有二十七;
於無因心中,則有一十二。
依生起方式,組合共五種。
出世間心
(
lokuttaracittani)節十九:分析
Katham?
(i) Lokuttaresu tava atthasu pathamajjhanikacittesu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appamabbavajjita te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chat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 Tatha du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ajja.
(iii) Ta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vajja.
(iv) Catutth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pitivajja.
(v) Pabcamajjhanikacittesu pi upekkhasahagata te 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atthasu lokuttaracittesu pabcakajjhana-vasena pabcadha va sangaho hoti ti.
如何?
一、首先,在八種出世間初禪心裡,有三十六種心所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二十三美心所,兩個無量心所除外。
二、同樣地,在出世間第二禪心裡,上述的心所都包括在內,除去尋。
(35)三、在出世間第三禪心裡,則除去尋與伺。
(34)四、在出世間第四禪心裡,則除去尋、伺與喜。
(33)五、在出世間第五禪心裡,則與前者一樣,但是是捨俱(捨受替代悅受)。
(33)如是於八種出世間心,依五禪而有五種組合。
節十九之助讀說明
出世間初禪心:
關於出世間禪,見第一章、節卅一至卅二。兩個無量心所除外:
悲與喜無量心所不能出現於出世間心,因為它們必須緣取有情的概念為目標,而道心與果心則緣取涅槃為目標。於第二項至第五項去除的心所,應知於不同層次的出世間禪那,是由於去除了較粗顯的禪支所致。節二十:總結
Chattimsa pabcatimsa ca catuttimsa yathakkamam
Tettimsa dvayam icc’evam pabcadh’anuttare thita.
個別有三十六、三十五、三十四,以及最後兩者三十三。如是於出世間有五類。
廣大心
(
mahaggatacittani)節廿一:分析
Mahaggatesu pana:
(i) Tisu pathamajjhanikacittesu tava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viratittayavajjita dva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pabca-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Karuna-mudita pan’ettha paccekam eva yojetabba.
(ii) Tatha du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ajja.
(iii) Tatiy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vajja.
(iv) Catutthajjhanikacittesu vitakka-vicara-pitivajja.
(v) Pabcamajjhanikacittesu pana pannarasasu appamabbayo na labbhanti ti.
Sabbatha pi sattavisati mahaggatacittesu pabcakajjhana-vasena pabcadha va sangaho hoti ti.
一、對於廣大心,首先,在三種初禪心裡,有三十五種心所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廿二美心所,三離心所除外。然而悲與隨喜應個別組合。
二、同樣地,對於第二禪心,上述的心所都包括在內,除去尋。
(34)三、對於第三禪心,則除去尋與伺。
(33)四、對於第四禪心,則除去尋、伺與喜。
(32)五、對於十五種第五禪心,則沒有無量心所。
(30)如是,於所有廿七種廣大心,依五禪而有五種組合。
節廿一之助讀說明
三種初禪心:
即是善、果報與唯作。三離心所除外:
三離心所不能存在於廣大心,因為在禪那中,禪修者不能刻意遠離造惡。悲與隨喜應個別組合:
悲緣取遭受苦難的眾生為目標;喜則緣取獲得成就或快樂的眾生為目標。悲顯現為悲愍;喜則顯現為隨喜。由此,基於它們緣取不同的目標,且顯現的方式相異,這兩者不能同時出現於同一心。它們可以個別與心相應,但也能夠兩者都不與心相應。節廿二:總結
Pabcatimsa catuttimsa tettimsa ca yathakkamam
Battimsa c’eva timseti pabcadha va mahaggate.
個別有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三十。於廣大心有五種組合。
欲界美心
(
kamavacara-sobhanacittani)節廿三:分析
(i) Kamavacara-sobhanesu pana kusalesu tava pathamadvaye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pabcavisati sobhanacetasika ca ti atthatim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Appamabba viratiyo pan’ettha pabca pi paccekam eva yojetabba.
(ii) Tatha dutiyadvaye banavajjita.
(iii) Tatiyadvaye banasampayutta pitivajjita.
(iv) Catutthadvaye banapitivajjita te eva sangayhanti.
Kiriyacittesu pi virativajjita tath’eva catusu pi dukesu catudha va sangayhanti.
Tatha vipakesu ca appamabba-virati-vajjita te 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catuvisati kamavacara-sobhanacittesu dukavasena dvadasadha va sangaho hoti ti.
一、對於欲界美心,首先,於欲界善心,第一對(善心)有三十八種心所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和廿五美心所。然而(兩個)無量心所與(三個)離心所應個別組合。
二、於第二對(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智。(
37)三、於智相應的第三對(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喜。(
37)四、於第四對(善心)亦如此(包括上述三十八心所),除了智與喜。(
36)對於四對唯作心,上述的心所亦以類似的方式個別與它們組合,除了離心所。(
35-34-34-33)同樣地,對於四對果報心,上述的心所亦以類似的方式個別與它們組合,除了無量心所與離心所。(
33-32-32-31)如是,於廿四欲界美心,以成對的方式,總共有十二種組合。
節廿三之助讀說明
第一對:
在這篇所說的成對是組成一對的有行與無行心。由於它們的心所組合並沒有差異,所以把它們作為一起分析。(三個)離心所應個別組合:
由於各個離心所所涉及的範圍不同,即言語、身行、職業,所以在每一心最多只能有其中一個存在,視所刻意遠離的惡行而定。由於離心所只在刻意遠離惡行時才會生起,所以它們並不一定會出現於這類心。除了喜:
第三與第四對心是捨受俱行心,所以除去了只能與悅受(somanassa)相應地生起的喜(piti)。唯作心:
唯作美心只出現於阿羅漢心中。這些心沒有離心所,因為阿羅漢已斷除了一切煩惱,所以不需要刻意地遠離惡行。果報心:
欲界果報心沒有無量心所,因為果報心只取欲界法為目標,而無量心所則取有情的概念為目標。離心所亦不包括在內,因為欲界果報心不會刻意遠離惡行。節廿四:總結
Atthatimsa sattatimsa dvayam chattimsakam subhe
Pabcatimsa catuttimsa dvayam tettimsakam kriye.
Tettimsa pake battimsa dvay’ekatimsakam bhave
Sahetukamavacara pubba-paka-kriya mane.
對於欲界有因善、果報、唯作心,生起於(第一對)善心的有三十八(種心所),三十七兩次(於第二與第三對),以及三十六(於第四對)。對於唯作心,(於第一對)三十五,(於第二與第三對)兩次三十四,以及(於第四對)三十三。對於果報心,(於第一對)三十三,(於第二與第三對)兩次三十二,以及(於第四對)三十一。
節廿五:美心之間的差別
Na vijjant’ettha virati kriyasu ca mahaggate
Anuttare appamabba kamapake dvayam tatha.
Anuttare jhanadhamma appamabba ca majjhime
Virati banapiti ca parittesu visesaka.
於此,離不見於唯作或廣大心;無量不見於出世間心;這對(離與無量心所)亦不見於欲界果報心。
於無上(即:出世間心),諸禪支是分別的基礎;於中間(即:廣大心),無量(與禪支是分別的基礎);而於有限(即:欲界美心),離、智與喜是分別的基礎。
節廿五之助讀說明
《阿毗達摩義廣釋》補充:對於「有限」或欲界心,(悲與喜)無量心所也是分別的基礎,因為它們分別了可以有無量心所的善和唯作心,以及肯定沒有無量心所的果報心。
不善心
(
akusalacittani)節廿六:分析
(i) Akusalesu pana lobhamulesu tava pathame asankharike abbasamana terasa cetasika akusalasadharana cattaro ca ti sattarasa lobhaditthihi saddhim ekunavisati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 Tath’eva dutiye asankharike lobhamanena.
(iii) Tatiye tath’eva pitivajjita lobhaditthihi saha attharasa.
(iv) Catutthe tath’eva lobhamanena.
一、於不善心,首先,貪根的第一個無行心,有十九法前來聚合,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加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則有一十七,再加貪與邪見則成一十九。
二、貪根的第二個無行心亦如是(有上述十七心所),再加貪與慢。
三、同樣地,貪根的第三個無行心有十八法,有貪有邪見但無喜。
四、貪根的第三無行心亦有十八法,有貪與慢。
(v) Pabcame pana patighasampayutte asankharike doso issa macchariyam kukkuccab ca ti catuhi saddhim pitivajjita te eva visati dhamma sangayhanti. Issa-macchariya-kukkuccani pan’ettha paccekam eva yojetabbani.
(vi) Sasankharikapabcake pi tath’eva thina-middhena visesetva yojetabba.
五、於第五個無行心,即與瞋恚相應之心,有二十法前來聚合,即:上述(十七法)除了喜,但再加上瞋、嫉、慳、惡作四法。然而,於此的瞋、嫉、慳、惡作應個別組合。
六、於五種有行心,亦各自有上述相同的組合,差別只在於再加上昏沉與睡眠。
(21-21-20-20-22)(vii) Chanda-piti-vajjita pana abbasamana ekadasa akusala-sadharana cattaro ca ti pannarasa dhamma uddhaccasahagate sampayujjanti.
(viii) Vicikicchasahagatacitte ca adhimokkhavirahita vici-kicch-sahagat-tath’eva pannarasa dhamma samupa-labbhanti ti.
Sabbatha pi dvadas’akusalacittuppadesu paccekam yoji-yamana pi gananavasena sattadha va sangahita bhavanti ti.
七、於掉舉相應心中有十五法,即:除了欲與喜之外的十一通一切心所,以及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八、於疑相應心中亦有相近的十五法,但無勝解,而有疑。
如是,於十二欲界不善心,依不同的附隨法,總共有七種組合。
節廿六之助讀說明
貪根心:
貪根的第一和第三無行心必定與邪見相應;由於後者是捨俱,所以無喜。第二和第四無行心可能會與慢相應,但卻不一定。於是當慢不存在時,它們各自只有十八及十七心所。瞋恚相應心:
這種心包含了十二通一切心所、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以及另外四個瞋組的心所:瞋、嫉、慳與惡作。最後三者不能共存,且可能都不出現於此心。掉舉相應:
兩個痴根心裡並沒有欲,因為它們不能有有目的的行動。在疑相應心裡,疑替代了勝解,這兩者是不共存的。節廿七:總結
Ekunavis’attharasa vis’ekavisa visati
Dvavisa pannarase ti sattadh’akusale thita.
Sadharana ca cattaro samana ca dasa’ pare
Cudds’ete pavuccanti sabbakusalayogino.
十九、十八、二十、廿二、二十、廿二、十五:如是不善心的組合有七種。
故說有十四心所必定與一切不善心相應,即: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和十通一切心所。
無因心
(
ahetukacittani)節廿八:分別
(i) Ahetukesu pana hasanacitte tava chandavajjita abbasamana dvadasa dhamma sangaham gacchanti.
(ii) Tatha votthapane chanda-piti-vajjita.
(iii) Sukhasantirane chanda-viriya-vajjita.
(iv) Manodhatuttika-ahetukapatisandhiyugale chanda-piti-viriya-vajjita.
(v) Dvipabcavibbane pakinnakavajjita te yeva sangayhanti ti.
Sabbatha pi attharasasu ahetukesu gananavasena catudha va sangaho hoti ti.
一、對於無因心,首先,生笑心有十二通一切心所前來聚合,除了欲。
二、它們也出現於確定心(意門轉向心),除了欲與喜。
(7 + 4 = 11)三、喜俱推度心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欲與精進。
(7 + 4 = 11)四、三意界心和一對無因結生心(兩個捨俱推度心)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欲、喜與精進。
(7 + 3 =10)五、雙五識包含了所有(通一切心所),除了雜心所。
(7)如是,於十八無因心,依(附隨法的)數目分別,總共有四種組合。
節廿八之助讀說明
確定心
(votthapana):此心即是意門轉向心;在五門心路過程裡它的作用是確定目標。喜俱推度心:
這是一種善果報心,緣取極可喜所緣為目標,包含喜是因為它與悅受相應。此心和隨後提及的心都沒有精進心所,因為這些無因心軟弱且被動。三意界心
(manodhatuttika):這是五門轉向心(pabcadvaravajjana)與兩種領受心(sampaticchana)的總稱。一對無因結生心
(patisandhi):這是指兩個捨俱推度心。在第三章、節九會解釋它們作為結生的作用。節廿九:總結
Dvadas’ekadasa dasa satta ca ti catubbidho
Attharas’ahetukesu cittuppadesu sangaho.
Ahetukesu sabbattha satta sesa yatharaham
Iti vittharato vutto tettimsavidhasangaho.
十二、十一、十、七:如是十八無因心的組合有四種。
所有的無因心都有七(遍一切心心所)。其餘(即:雜心所)則依種類而定。如是依三十三種方式解說(心與心所的)組合。
節三十:結論
Ittham cittaviyuttanam sampayogab ca sangaham
Batva bhedam yathayogam cittena samam uddise.
既知附隨心所之相應與組合,且依它們與何心結合,解說它們的類別。
節三十之助讀說明
附隨心所之相應:
這是指每一種心所能與不同種類的心相應;關於這點的說明,見節十至十七。附隨心所之組合:
這是指依照所包含的心所組合去分析諸心;關於這點的說明,見節十八至廿九。且依它們與何心結合,解說它們的類別:作者鼓勵學佛者依心所屬於何心去歸類諸心所。例如:七遍一切心心所屬於一切八十九心所有,因為它們生起於一切心。尋屬於五十五心,因為它們生起於五十五種心。依它們所屬的心,諸心所又可以採用界、本性、相應等等的方式分類。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Cetasikasangahavibhago nama
dutiy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心所之概要」的
第二章至此完畢。
見《殊勝義註》巴、頁六七;英、頁九○。
Kayavibbatti, vacivibbatti. 見第六章、節三。 見第三章、節二十至廿二。 特相、作用、現起、近因。(見第一章、節三之助讀說明) 此章對諸心所的特相等的解釋是收集自《清淨道論》第四章、段八八至一百;第九章、段九三至九六;第十四章、段一三四至一七七,以及《殊勝義註》巴、頁一○七至一三三;英、頁一四二至一八○、頁三三○至三四六。 在此輕安只是修定時生起的悅受之近因。根據「觸緣受」(phassapaccaya vedana)的原則,受另一個更一般性的近因是觸。關於各種受的更詳細說明,見第三章、節二至四及其助讀說明。 註釋中所提及的最後兩項(現起與近因)看來只適用於已達到高層次定力的一境性。 譯按:(摘自《智慧之光》頁一五四)尋、思與作意之間的分別:「尋把心與心所投入目標;作意把心與心所轉向目標;思則催促心與心所朝向目標。對於它們之間的差別,摩訶甘達勇長老舉了一個賽舟譬喻加以說明:在賽舟時,每隻小舟都坐有三位划舟的選手,一個在後面,一個在中間,一個在前面。坐在後面的選手有兩項任務,即控制小舟的方向和向前划;中間的選手無須控制小舟,只須把它向前划;坐在前面的選手並非只是把小舟向前划,而且還要負責在終點摘花,他是最為忙碌的人。前面的選手就好像思;中間的像尋;後面的像作意。如此,作意把相應心與心所轉向目標;尋把受到作意指揮的心與心所投入目標。思則是最忙碌的,它就好像一位木匠師的好助手,不單只需要做自己的工作,同時亦須催促其他學徒工作。」
每一種名法都有幾個近因;目標與相應名法可作為每一種名法的近因,因為缺少了以上兩者,沒有任何名法能夠生起。依處色也可以作為五蘊界一切名法的近因。但聖典通常只列出最主要的近因。 或不斷地拭擦目標(aramman’anumajjana)。 譯按:(摘自帕奧禪修手冊)悚懼智是覺知:一、生之厄難,即結生生起的苦難;二、老之厄難,即老的苦難;三、病苦;四、死苦;五、墮惡趣之苦;六、過去生死輪迴為基因之苦;七、未來生死輪迴為基因之苦;八、尋食苦,即在今世為了尋食與財富之苦。省察這八項時,與愧相應而生起的智是「俱愧智」(
sahottappabana),亦名為「悚懼」。由於具有此悚懼智者多數會很熱忱且精進地修善,如佈施、持戒、禪修等等,因此悚懼智是導致精進的近因。 譯按:八精進事(viriyarambha-vatthu)是:一、遠行之前省思遠行時沒有時間修行,所以在遠行之前加倍精進。二、遠行之後省思遠行時沒能好好修行,所以在遠行之後加倍精進。三、工作之前省思工作時沒有時間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前加倍精進,四、工作之後省思工作時沒能好好修行,所以在工作之後加倍精進。五、生病時省思病情可能會惡化,所以趁早修行。六、病癒後省思生病時沒能好好修行,所以在病癒之後加倍精進。七、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時,省思吃得少即身輕好修行。八、得到許多食物時,省思吃得飽有力氣修行。
在經中,欲常用以作為貪與貪欲的同義詞,所以也作不善欲解。但諸經在某些情況解說欲為善行的潛力,即當其欲是「欲棄除不善法」和「欲獲取善法」的時候。可參考《長部‧經廿二》或《中部‧經一四一》對正精進的詮釋。 由於這兩個不善心所與慚和愧美心所相對,若把它們互相對比,則能更全面地了解它們;見節五。 因為會見聖者能夠導致他聽聞防止心執取邪見的佛法。 Ketukamyata 直譯為「欲高舉旗幡」(自我標榜)。 因為慢只生起於與邪見不相應的貪根心。 九或十種瞋怒事:無理之怒即毫無理由地生氣。《殊勝義註》裡有提及瞋行者(
dosacarita,性格易怒者):譯按:如在一條有許多鱷魚、鬼怪、鯊魚、夜叉等的大河兩岸,各站著一大群膽小的人。一位英勇的戰士來到河邊,問道:「為何你們都站著不走?」他們答道:「由於太危險了,所以我們不敢渡河。」而他即拔出利劍說道:「不用怕,跟我來吧!」就驅除前來的鱷魚等而渡過了河。如此他安全地把此岸的人群帶過彼岸,也安全地把彼岸的人群帶至此岸。所以信是前導,是人們佈施、持戒、守布薩、修行的前提。由此而說:信的特相是淨化與啟發。──譯自《殊勝義註》
Apilapana (不漂浮):諸論師解釋念為把心穩定於目標,像石塊般沉入水中,而不像葫蘆般漂浮。 譯按:捨無量心(捨梵住)的特相是中捨地對待諸有情;作用是平捨地看待諸有情,不憎恨也無喜愛;現起是滅除對諸有情的憎恨與喜愛;近因是自業正見智(kammassakata sammaditthi-bana)。此智得見諸有情只擁有自己所造的業為財產,人們不能因為他人之願而:亦參見《殊勝義註》巴:頁一九三;英:頁二五九
下文是譯自《殊勝義註》(英、頁一三六至一三七):「與善心相應的離有三種:一、雖然有機會造惡(而自然離);二、持戒離;三、正斷離。
(一)當他們沒有受持任何戒,但在省思自己的出生、年紀、經驗等等之下,說道『對我們來說,做這壞事是不當的。』因而即使在有機會(造惡)時也不違犯;這即是雖然有機會造惡(而自然離),就跟錫蘭居士札迦納(
Cakkana)一樣。據說當札迦納還年輕時,他的母親患了某病,而醫生說必須以鮮野兔肉作藥。札迦納的哥哥即向他說道:『兄弟,去田裡找找。』他就遵命前去。其時有隻野兔到田裡吃菜,見到他來即驚跑,而不小心被蔓藤纏住,嚇得嘰哩嘰哩直叫。札迦納尋聲前往,捉到了那隻野兔,心想:『我將以此為母親作藥。』然而,他又想道:『為了我母親的生命而殺害另一者的生命是不當的』所以就把那野兔放走,說道:『走吧,跟森林裡的其他野兔一同享受草與水去。』當他的哥哥問他:『兄弟,你有捉到野兔嗎?』他就告訴哥哥一切經過。他的哥哥因此就責罵他。他就去到母親面前,宣說真實語道:『自從出生以來,我不曾刻意殺害任何生命。(以這真實語,願我母親健康快樂。)』而他的母親因此即刻病癒。(譯按:真實‘sacca’是十波羅蜜之一。若人生生世世勤修此波羅蜜,而不曾打過妄語,只要說句真實語後再發願,依此波羅蜜之力即有可能得償所願。)(二)受持戒之後,不論是在時限之內或之外,不計死亡之苦亦不犯戒即是『持戒離』,這就跟一位住在北富山(
Uttaravaddhamana)的居士一樣。據說,從住在安巴利亞寺的檳加拉護佛長老(Pivgalabuddharakkhita Thera)之處受戒後,他回去耕田。其時他有隻牛走失了。當他上北富山找那隻牛時,他不幸地被一隻大蟒蛇捆住。他心想:『我將以這利斧斬斷它的頭。』繼而他想:『在從師父之處受戒後把它們給破了是不當的。』過後他再三想道:『我將捨掉自己的生命,但絕不能捨棄此戒。』想後他就從肩上把該利斧連柄丟到森林裡。其時那大蟒蛇即刻把他放開遠去。(三)應明白『正斷離』是與聖道相應之離。一旦聖道生起,諸聖者連『我們將殺生』的念頭也不會再有。」
譯按:如之前所提到,每一種名法的近因都不只一個,而特相等也可以如此。在此舉出《殊勝義註》(英、頁八四)所列的所有善心共有的特相等等:「善的特相是沒有瑕疵、有好報;作用是摧毀不善;現起是清淨;近因是如理作意。或者,善的特相是與不善對抗;作用是清淨;現起是可喜的果報;近因是如理作意。」 應注意雖然悲心所涉及悲愍受苦難的人,它並不會有只屬於不善心的悲傷或憂愁。 譯按:五門心路過程只能緣取屬於欲界法的五所緣之一為目標。對於意門心路過程,屬於果報心的彼所緣只能在緣取欲界法為目標時生起。所以在緣取概念法為目標的意門心路過程裡,生起的只有屬於無因唯作的意門轉向心,以及屬於善,或不善,或唯作的速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