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中文為媒介語修學上座部止觀禪者明顯 地增加。而在止與觀兩種禪法當中,阿毗達摩的知識 對修學後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敬於此譯出《阿毗達 摩概要精解》,希望有助於華文源流的禪修者減少在 修學觀禪時的障礙,也希望有助於正法長住於世,更 長遠地讓眾生獲得至上法義的薰陶。
佛法肯定不只是理論而已,而阿毗達摩也不是紙 上談兵的某某世間學。從以下《殊勝義註》對佛學的 觀點,我們即可窺見此學之目的所在。
「在此,應當思慮對三藏的三種學習(態度): 如捉蛇者的學習(態度)、為解脫而學習、以及如財 政的學習(態度)。當中,為惱怒他人等(注1) ,而不當地 獲取學問就有如在捉蛇。 (注2)關於這點(佛陀)曾說道: 『諸比丘,有如一位想要捉蛇的人會四處尋找蛇。當 看到一條大蛇時,他捉住牠的身體或尾巴,而該蛇即 回過頭來咬他的手、臂、或身體任何或大或小的部位。 他即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為何?諸比 丘,這是因為他捉蛇捉錯了。如是,諸比丘,於宗教, 有些一無是處的人不適當地學習諸部教理。學了教理 之後,他們並沒有理智地探討教義。由於沒能領會該 教義,所學到的教理並沒帶給他們智慧。這些人學習 教理的目的只是為了惱怒他人或為了使自己免除他人 的批評或指責。對於善行者所學習的任何善法,一無 是處者都無法體驗;而這些不當學得的教理會帶給他 們傷害,以及長久的痛苦。為什麼呢?諸比丘,這是 因為那些教理是以不正確的態度學得。』
然而,有人為了成就戒學等,不是為了惱怒他人, 而是為了解脫,因此適當地學得教理。關於這種學問 (佛陀)說道:『正確地學得的教理會帶來利益,以 及長久的快樂。為什麼呢?諸比丘,這是因為那些教 理是以正確的態度學得。』
最後,對諸蘊已有透徹的智見、已斷除一切煩惱、
已成就道、通達阿羅漢果、證悟滅諦、以及滅盡諸漏
的聖者,學習教理的目的純粹只是為了保存傳統,以
及護持正法的傳承。這即是財政(注4) 的學習(態度)。」
──《殊勝義註》巴、頁二三至二四;英、頁二九至
三○。
由此可知,佛學是趣向出世間的實用解脫學。把 佛學視為「錯誤的捉蛇學」是非常危險的。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佛法殊勝之故。雖然無知的捉蛇者只能光說 不練,但由於佛學的優越,不久他們就會獲得《糞甲 蟲經》裡所提到的三種極可怕的東西──利養、崇敬 與名譽。
「諸比丘,利養、崇敬與名譽是極為可怕的,是 證得解脫束縛而達到至上安全處極強的障礙。就有如 一隻吃糞的甲蟲,滿身是糞,滿肚子也是糞,站在一 大堆的糞前,鄙視其他甲蟲道:『我是吃糞者,充滿 了糞,滿肚子也是糞,在我面前也有一大堆的糞。』」
「這受到利養、崇敬與名譽淹沒其心的比丘鄙視
其他良善的比丘。但這將會為那腐敗的人帶來極長久
的厄難與痛苦。諸比丘,這顯示了利養、崇敬與名譽
是多麼的可怕,是證得解脫束縛而達到至上安全處極
強的障礙。所以,諸比丘,你們應當如此訓練自己:
『無論我們得到了什麼利養、崇敬與名譽,我們都會
捨棄它,以免它淹沒了我們的心。』」
──《相應部‧因緣品‧利養相應‧糞甲蟲經》
如果我們是虔誠的佛弟子,當然是不會不聽佛陀的 話,而硬是要做糞甲蟲的。然而,即使沒有受到名聞利 養的腐蝕,佛弟子還是必須不斷地提醒自己,不可只是 滿足於自己清淨的戒行與滿腦袋的佛學知識,因為只要 是還沒有親身體證四聖諦,他還只是一個為別人看管牛 的牧牛者。
即使他背誦了許多經典,
然而並不依法實行,
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數別人的牛,
沒得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小部‧法句經》偈十九
比丘不應只是因為有戒行、或多聞、或有禪定、
或獨處、或自知「我得享凡夫享受不到的出離樂」
而感到滿足,而不滅盡煩惱(即證悟阿羅漢道果)。
──《小部‧法句經》偈二七一、二七二
潔身自愛的人當然不會想要做個愚蠢的捉蛇者, 也不會想要做隻糞甲蟲或做個牧童。所以,如果還沒 有完全解脫,學習的正確目的應當是──為了解脫。 為什麼要解脫?對於這點,佛陀在許多經裡已給 予答案。以下是其中一部解說生死輪迴之厄難的《淚 水經》:
於舍衛城附近:
「諸比丘,這輪迴是無始的。為無明矇蔽、為渴 愛束縛的諸有情的輪迴起點是不可知的。
諸比丘,你們認為如何,是那一者比較多?是在 這漫長的輪迴裡來來去去,而與厭惡者相會及與親愛 者別離時所流(而積下)的淚水比較多,還是四大洋 之水比較多?」
「世尊,依我們從世尊處所接受到的教導,在這 漫長的輪迴裡來來去去,而與厭惡者相會及與親愛者 別離時所流(而積下)的淚水比四大洋之水還多。」 「說得好,說得好,諸比丘。你們已善於接受我 所給予的教導。的確是在這漫長的輪迴裡……。
長久以來,你們都在為經歷父母、子女與親人之 死而傷痛,也為失去財富及患上疾病而傷痛。而在這 漫長的旅途裡為這一切傷痛、與厭惡者相會及與親愛 者別離時,你們痛哭淚流之水確實已比四大洋之水來 得更多。
為什麼呢?諸比丘,這輪迴是無始的。為無明矇
蔽、為渴愛束縛的諸有情的輪迴起點是不可知的。所
以,諸比丘,長久以來你們都在受盡折磨與厄難,把
墳場都給填滿了,的確長久得足以令你們對一切都感
到厭倦,長久得足以令你們捨離一切,以獲取解脫。」
──《相應部‧因緣品‧無始輪迴相應‧淚水經》
如果我們真的愛護自己,我們應當為自己的解脫而 努力。如果我們真的愛護他人,我們也應當為自己的解 脫而努力,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引導他人至 解脫,才是真正地愛護他們。在《愛惜者經》裡提及了 愛護自己的人如何照顧自己:
波斯匿王向世尊說:「世尊,在我獨自一人休息 時,我在想:『誰愛惜自己?誰不愛惜自己?』世尊, 當時我這麼思惟:『造身語意惡行的人,是不愛惜自 己的人。即使他們說:「我愛惜自己」,他們並不愛惜 自己。這是什麼原故?因為他們為自己所做的,是怨 恨者對其敵人所做的。所以他們並不愛惜自己。
然而,修身語意善行的人,是真正愛惜自己的人。 即使他們說:「我不愛惜自己」,他們還是愛惜自己。 這是什麼原故?因為他們為自己所做的,是朋友對其 友人所做的。所以他們是真正地愛惜自己。』」
「的確如是,陛下,的確如是。你所說的一切我 一再重複,及印證它是正確的。」──《相應部‧具 偈品‧僑薩羅相應‧愛惜者經》
希望大家都真正地愛惜自己,作個為解脫而努力 的學佛者,而並非只是一個佛學家。
在此,譯者應當稍作說明,解釋翻譯此書的情形。 此書主要採用義譯的方式,以便較順暢、易讀、易懂。 但在表達方式上,義譯比直譯會與原文有較大的出 入,尤其是阿耨樓陀尊者所著的原文,輾轉從巴利文 譯成英文後再譯成中文,可想而知原著與其中譯在表 達方面必定會有不少的差異。
在英文編輯界有這麼一句話:「編輯的工作是永 無止盡的,即使只是一本書,編到死也編不完。所以, 在某個時候,我們必須說:『夠了』。」
肯定的此中文譯本是如此,而其英文版也是如 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發現英文版有一些像是疏忽 而致的錯誤。譯者在還未知照英文版編者之前即予以 改正,希望這麼做並不會誤導讀者。
關於註腳,若沒有註明是譯按,那即是英編按。 在註腳裡所提到的《阿毗達摩要義》是緬甸的棉頂濛 博士(Dr. Mehm Tin Mon)所著的The Essence of Buddha Abhidhamma。
在此,譯者謹以此書獻給他尊敬的戒師──緬甸 帕奧禪林的帕奧禪師(The Ven. Pa-Auk Sayadaw), 也感謝所有協助校稿及出版此書的人。
最後,譯者與他敬愛的母親、長輩、親人、朋友、 所有的讀者及一切眾生分享翻譯此書的功德,也把此 功德迴向予其已故的父親。願他們的隨喜成為他們早 日獲得解脫的助緣。
願大家不再快樂、不再痛苦、不再笑、不再哭、不
再生、不再死,不再……。
譯者尋法比丘
(Bhikkhu Dhammagavesaka)
一九九九年三月
寫於緬甸帕奧禪林
2. 參照《中部‧蛇譬喻經》(Alagaddupama Sutta)的錯誤捉蛇
法。
3. 譯按:阿羅漢已不須再為解脫而努力;他學習教理的目的純
粹只是為了保護佛教的財富,即正法。這就有如財政的工作,
即保管國家的財富。
4. 註:nekkhamasukha'm「出離樂」是指阿那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