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禪修法(六)》


《內觀禪修法(六)》 /護法法師 主講  陳 艷 美 整理 ◎敬禮三寶   靜坐好像爬山一樣,攀登山頂、鳥瞰全貌。所以靜坐的人對於身體的奧妙瞭若指掌, 蘊、處、界的觀察非常的清楚。許多人相信,靜坐的方法如果不對,將導致走火入魔甚至 精神錯亂。但是,有個辦法:靜坐之前尊敬、禮拜三寶,問題就不致產生了。為什麼要禮 拜三寶呢?簡單敘述如下: 一、佛陀是個覺者,他的功德無量,他說的法非常的多,好像海水那麼多。他要我們發慈 悲心,讓一切眾生快樂,不要有敵人。 二、我們的肉體是不可愛的,裡面充滿著臭臭的東西。每一個人都在往生的同一條上,誰 也不例外。 三、佛陀是聖人的國王,我們是佛陀的弟子,我們看到國家、社會、人類的痛苦,應互相 鼓勵、相互幫助,一直到解決問題,熄滅煩惱。   每次靜坐前這樣念著,激發慈悲心、愛心和增長智慧。因為我們有注意呼吸,警覺性 提高,觀照能力增強,了解宇宙間一切無常、苦、空、無我。大家能為了眾生散播慈悲 心,這股能量非常大,所以靜坐的人,任何外境的干擾或催眠都不能影響到我們,更何況 著魔。 ◎十二因緣   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各位想過這個問題嗎?過去的事情不知道,未來的事情不曉得, 宇宙中地球是怎樣產生的也無法解釋,這樣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無明」,什麼都不知道。 因為不知道而會有所造作,例如一粒芒果的種子,它裡頭有一棵芒果樹嗎?沒有。一粒種 子只要給它土壤、陽光和水份,就能夠發芽而慢慢長大成樹了。從一粒種子變化成一棵樹 的過程,我們稱為「行」。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 受、受緣愛、愛綠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稱為十二因緣或十二緣起。緣起就是 隨著因緣一直在改變的,所以,我們的肉體,我們的煩惱也是隨著因緣而改變的。一個不 好的念頭、煩惱起來了,這個煩惱是從哪裡來的?不知道。它是從無明來的。從無明而 來,緊接著造作、感受、喜歡不喜歡、抓取執著、生起了又變化,整個十二因緣就成立 了。十二因緣像個環狀的鍊鎖,因此,只要把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截斷了,一個煩惱就終 止了。所以我們的六根與六塵和合接觸時 ,不要馬上有分別心,眼睛看只是看,耳朵聽只是聽,鼻子聞只是聞,舌頭嚐只是嚐而 已,不要加入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否則,喜歡的貪愛,不喜歡的討厭(瞋),貪瞋變成 惡緣而有所要求、執取,於是產生了煩惱。從觸或受下手,斷煩惱比較容易,如果到取 (執著)之後才發現就比較不容易了,因為我們一定有不好的念頭,也一定有記憶起來。 所以,多多少少我們必須要有十二因緣觀,看看它們之間的關係。煩惱現起了,立刻觀 照:我的煩惱在哪裡?從無明到老死,找到一個就夠了。煩惱的感覺怎麼樣?找到一個 「受」字就夠了,提醒自己一下,一個字就行了。煩惱尚未完成就發現,隨時觀照隨時調 整。十二因緣是「自覺」的一條路,是「解脫」主要的一條路,它給我們的觀念非常強, 把它當做工具,它像一把刀子,可以一下子切斷煩惱。 問:靜坐時會注意呼吸,可以什麼都不想,比較能夠靜下來,但好像還是有想,請問這是 不是一種轉移? 答:什麼都不想,算不算也是一種「想」?(眾笑)共產黨認為宗教是迷信的,所以他們 不拜任何神像,但必需念「毛語錄」和拜毛澤東、列寧、馬克斯等人的畫像,這樣也是拜 呀!不過改變個形象而已。所以,什麼都不想還是一種想。想和注意並不一樣。想,做白 日夢也可以想,而且想的時侯可以意念紛飛,過去的、未來的,儘是一些已經無用或尚未 發生的事。注意,雖然可能也有想的味道,但它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它是有警覺心的,而 且是「活在當下」的。靜坐的目的就是:當下活著就夠了。一直看著每一剎那,活在每一 剎那,讓心變成自由的心,那是非常奧妙、輕鬆的。你有警覺心的話,無論吃飯或看待事 物都會不一樣。幾天前,我到警察局辦理簽証,警察問我為什麼回去尼泊爾?我告訴他 們:「尼泊爾山明水秀,翠綠的草木間夾著流水,清澈沁涼的水從山下奔流下來,速度很 快,奏出動聽的交響樂,浪花跳著曼妙的水舞,真像一副有組織的圖畫,很美很美。能夠 享受這樣的大自然,的確非常難得,所以我要回去欣賞。」說完全場哄堂大笑。警察住在 城市裡,沒機會看到這種景色,聽了我的回答,心情馬上會輕鬆。    前天晚上,我帶禪學院學生到室外草坪上靜坐,這天正巧是月圓夜,我要他們眼睛 瞪著月亮看十五分鐘,看看感覺怎麼樣。禪學院旁椰子樹很多,鳥也多,在月光下看著鳥 兒到處飛來飛去,非常漂亮,聽著牠們的叫聲也格外清脆悅耳。我們都感受到身體與月光 接觸的感覺很涼快,有人情不自禁的躺在草地上,感覺非常舒服,心裡一點壓力也沒有。 十五分鐘後,月亮看來好像太陽一樣的光明,我要他們拿來報紙,大家竟能在月光下清晰 地閱讀起來。有個學生問:「月亮怎麼掛在上面?」月亮掛在上面嗎?不是。月亮不掛在 上面也不掛在下面,它掛在我們的心裡面。想想看,地球是圓的,台灣的背面是美國,那 麼,到底是台灣在下面或是美國在上面?都不是啊!所以說我們的心裡想什麼就是什麼。 假如把我們的肉體當成錄音機,當我們聽到不喜歡的音樂帶時怎麼辦?把錄音機關掉或打 壞嗎?不恰當吧,換條帶子就行了。所以,靜坐的人第一個要務是觀察自己的身心;從 「受」下手。看著自己每天有多少煩惱、多少矛盾、多少問題?我的念頭健康嗎?感覺愉 快、輕鬆、舒服嗎?剛才生起的貪瞋痴現在還存在嗎?每天反反覆覆,來來去去的情緒這 樣透過「受」就能了解無常、苦、空,然後看到受的本身是無我的,它一直在變化。這一 層一層的體驗,心愈來愈趨向微細。如能維持一顆清楚、明白、平等的心,也就可度一切 苦厄了。 問:怎麼處理憂慮和苦惱? 答:如果苦惱太多的話,觀照身體是否健康?如果身體並不健康,那就看看會不會死掉。 如果快死掉了,但是還沒有死,那麼,煩惱就解決了。因為還沒有死沒關係,一點點煩惱 算什麼,是不是?我有個同修,出家已經很久了,二十天前手部受傷,腫了起來。看他每 天在傷痛處捏捏摸摸,一副痛苦難當的表情。昨天我告訴他:「人總有一天會死掉,不必 太在意這些小毛病。」他聽後大笑出聲,一掃三週來的陰霾,他說忘記自己會往生。現在 想到往生已經忘掉傷口,腫腫的手也不再劇痛了。今天滿臉笑容,特地送我兩個粽子吃, 稱讚我說的話很有效果。所以心情放鬆,愈不執著愈能解決苦惱。 問:觀照和想有什麼不同? 答:兩者是不一樣的。現舉一例:在我們講話的時候,不會有觀照,但可以有想。只有在 心沈靜下來的時候才能觀照。觀照是警覺心提高的意思,這是一種能量──當身上有某種 感受時,它能如實的當下知道。所以,它可以否定一切由心所創造出來的錯誤觀念。譬 如,我現在人坐在這裡參加共修,心卻想到家裡,請問這樣正常嗎?又如我想要當台灣的 國王。這個國王夢當然可以想,但透過觀照的話,知道它是錯誤的,因為目前台灣並沒有 國王呀!所以觀照可去除許多煩惱和妄念。 問:靜坐的時候感覺身體累,這樣是不是無法達到你所謂的觀照? 答:靜坐時身體累,表示你對靜坐不感興趣或懶惰,又因為心裡有不喜歡,所以會導致全 身痠疼,這種累比較不好。喜歡靜坐的人不一樣,即使坐整個晚上也不累,萬一身體累了 或如肚子餓或者某個部位痠了,身體自然的會告訴你,因為你有觀照的關係──身累心不 累,所以兩者的境界不一樣。 問:靜坐十五分鐘,精神好像比睡一個小時好,什麼原因? 答:靜坐時念頭比較少,尤其心理上不喜歡的念頭可藉由察覺而改變。煩惱少,精神自然 好。 問:煩惱來的時候,晚上睡不著覺,但是有歡喜的事時,為什麼也睡不著覺? 答:這是正常的現象,人在哭的時候會掉眼淚,笑的時候同樣也掉眼淚。當你看到不喜歡 的東西是不是也一樣的苦惱?一切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所以,當快樂來時,不要忘記 痛苦,因為你已知道:他們是相互依存的。喜歡、討厭兩面都是執著,只有放下執著才得 輕鬆自在。所謂喜悅,所謂法都在我們的身心裡面,這奧妙的東西外面找不到,用警覺心 仔細地看,有貪有瞋必定有苦果。 問:靜坐時一切放下,非常輕鬆,但下課後立刻又有煩惱,怎麼辦? 答:你知道放下執著就輕鬆舒服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非常好,能放下就輕鬆快樂是事 實。至於放下執著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走路的時候看到剎那無常變化。將腳跟慢慢提 高、離地、移動、降地、觸地、放下,反覆練習,我們知道腳跟一提高就不能還原了,它 必須往前移動。每一個步伐都是在慢慢產生,慢慢消失中,一點也不能停留。想想看,在 提高、離地、移動、降地、觸地、放下等等幾個點中,到底要執著哪一個點?當你想要執 著某一個點時,它不曉得又已經到了那個點了,所以世間上還有什麼東西可執著的?在這 裡我們看到了無常、苦、空、無我。能如實的看著一切的變化無常,則不靜坐時也能沒有 煩惱。 問:對身體做白骨觀,不知要怎樣練習? 答:人體是一個很奧妙的東西,一層濕濕薄薄的皮膚,把我們不喜歡也不敢看的各種內臟 器官、骨骼、肌肉全部覆蓋起來。骨骼斷了可以銜接,肌肉裂了可以縫合,而全身則可供 我們做不淨觀以對治貪欲。我曾經看屍體,由膨脹、破裂、腐爛長虫到只剩白骨,白骨很 潔白很漂亮。我的感覺很漂亮,但是別人看了也許會恐懼緊張。現在我講一則《清淨道 論》的故事:一對夫妻吵架,太太負氣離家出走,先生到處尋妻不著,心裡很著急。一天 早上,先生在路上碰見一位靜坐後出來托缽的比丘,立刻向前問道:「您見到一個女人經 過此處嗎?」比丘答:「剛才曾見一堆白骨路過,但不知是男是女,你可繼續前往尋 找。」先生聽了嚇一大跳,心想這位比丘有問題,莫非精神不正常,那有一堆白骨會走動 的?回家後,經過思惟,終於佩服比丘如此深度的觀察能力。我們做白骨觀訓練,第一個 從牙齒開始,因為牙齒是最容易看得到的東西,其次是頭骨、脖子、雙手……一直往下 看。我們全身有許多骨骼、身體動一動就可觀察,或者藉由圖片也可以。每天訓練,看到 人就看到骨骼,眼睛好像X光一樣,能夠透視全身。 問:靜坐以後,可以按摩嗎? 答:可以。本來靜坐後會很輕鬆,不必按摩。如果你身體放直的話,除了腳痠以外不會有 不舒服。腳痠也是輕微的,只要輕輕動一動就夠了,可以不用按摩,因為靜坐等於是休 息。 問:傳統的按摩是搓和捏,在鍚蘭是否也同樣方式? 答;鍚蘭沒有按摩。中國是融合「氣功」來練習的,事實上,身體輕鬆,正常的坐著就行 了,佛陀時代原始佛教也是這樣教的,不必按摩。對我來說,靜坐最大的益處是「轉 化」,心裡面一切煩惱、壓力都可以藉著靜坐轉來轉去的轉化掉。以前沒有辦法,現在因 為靜坐的關係產生能量,什麼事情都沒有壓力,考試不緊張,上課聚精會神,遇事臨危不 亂,一切慢慢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問:如何轉化? 答:所謂轉化是指念頭的轉變:世事無常嘛!我們要建立一個「不確定」的觀念,譬如與 朋友有約,在等朋友來臨的時候,心裡默念著:「不確定,每件事情都不能確定」。這 樣,朋友早到、遲到甚至不來都無所謂。心中已有不確定的念頭,認為也許在他來這裡之 前有偶發事件需要處理,或者途中車子誤點、出車禍、有意外。有了這個觀念。你就不會 因而感到緊張、失望或憤怒,心情常保平靜。靜坐的人有觀照的功夫,心情比較輕鬆,凡 事不急躁,對於朋友的爽約也能一笑置之。他知道失約,遲到是因為「不確定」,因緣隨 時會改變。知道是無常、生氣、懊惱照樣是會無常。所以有無常觀念就能轉化,使生活過 得沒有壓力沒有煩惱。   今天我們的課程將告一段落,謝謝大家參加,更感謝張慈田老師的安排。《寶積經》 說:「知一切法無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 利養,是為菩薩大法,得大福德智慧。」願以此共勉之。請大家告訴大家,有空常來此共 修,讓我們的生活平安,喜悅。祝福大家,再會!(1994.6.26講於嘉義新雨道場)


  • 回到府城佛法篇。 歡迎指教!